色织品种对浆纱要求极高,如果浆纱质量稍不过关,则会造成该类品种毛羽贴伏不好并且在干区分绞时毛羽增多,在织造摩擦过程中,织物中深色经纱的纤维脱落并随着送纬的气流带入到织物浅色区域中,造成自身色纤粘污的后果,我们通过优化上浆工艺和浆纱配方,可以提高布面的质量并减少布面挑修疵点。随着人们对服装面料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经常会提供一些颜色多变及颜色反差很大的品种来我公司加工生产。要做好此类品种,浆纱是关键。如何合理优化上浆工艺和浆纱配方以利于织造和满足布面效果呢?下面就我公司如何做到优化配方,合理浆纱工艺的生产实践加以总结。
方案1:单纱上浆后并轴品种
1 先将深色筒纱进行单纱上浆,再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分筒后整经,后将经轴放在双浆槽浆纱机经轴干区处,然后从后面浆槽上方加一根导纱辊,然后在烘筒上合并起来。此类品种布面特别敏感,典型特征就是布面中深色纱特别稀少,而且布面色纤极易被发现。所以该类品种中除了要做好经纱选用和单纱上浆机的浆液配方外,单纱上浆机的车速和回浆系统也比较关键。
1.1 经纱选用优先级排列
股线烧毛纱>紧密股线纱>股线纱>紧密单纱>精梳单纱
1.2单纱上浆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单纱上浆机车速不能高于80 m/min;
(2)单纱上浆机使用海绵要勤换勤洗(最好使用原装进口海绵,最好每4 h及时更换一次);
(3)浆液要保证在80℃以上,以保证浆液分子的热运动,促使浆液与纱线紧密结合。